浅谈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4篇)

篇一:浅谈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新时代国有企业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对促进国有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以来,我国一直强调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要融合发展,而长期以来也存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分离的现象。基于此,本文以某国有企业为例,深入分析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成果。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引言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调查表明,企业的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密切相关,党建工作成绩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国有企业要重视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进行融合。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统筹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协调发展,促进国有企业始终保持新鲜的活力,支撑国家经济的需要。

  1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的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高质量的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国有企业要想长期稳固发展,保证经济效益的提升,就要坚持党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做好党建工作,把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进行有效联结。做好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党的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保证党的建设的科学性,最重要的是与业务工作进行融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具体实践来调整。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激发党的建设力量的重要手段。

  2国有企业党建现状

  2.1缺乏完善的制度机制

  在执行相关工作机制时,部分国有企业对党建引领的发展思路缺乏清晰的认知,进而导致在对具体工作进行谋划时,没有可操作的制度机制来引导党建和业务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难以实现同谋划、同部署,党员领导干部抓党建“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难以有效落实。由于缺乏系统思维,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难以向企业治理效能进行有效转化,难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2.2党建与业务融合力度有待加强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仅仅注重完成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安排,忽略了开创性工作,对其投入力度相对较少。同时,在设计工作方案时,没有与企业的任务要求以及自身发展优势相结合,导致工作方案缺乏特色和实效性。另外,对于党的创新理论,企业没有进行深入学习,缺乏可借鉴的现成模式,难以找到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结合点,导致路径不够清晰,执行不够到位,量化不够准确,难以形成可实施的有效举措,导致难以有效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2.3队伍缺乏适应性

  有的基层企业容易强调党建工作自身的特殊性,而忽视对主要业务工作的深入了解,找不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制约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在围绕业务开展党建工作方面找不准位置、思路不宽、手段单一、缺乏新意和有效载体,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处于“不搭界”的状态。

  3国有企业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优化

  3.1“党建+支部”,推动品牌亮点有声有色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建立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组织基础。一是深化“三基”建设。以优化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完善基本制度为指引,不断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五星级党支部”“红旗党支部”评比活动,选树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示范党支部、标杆党支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战斗姿态

  冲锋在中心工作一线,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持续深化巩固党员揭榜挂帅活动、党员联系群众、党员突击队活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等,引导党员创先争优、攻坚克难,争当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服务群众的先锋,及时总结典型做法、经验成效,筑牢支部党建工作品牌基础,实现党建工作与经营业务“两手抓”“两促进”。

  3.2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治理融合

  实现机制融合。探索党组织与企业管理组织治理结构相互融合、协调决策的机制,推动党组织与行政架构的全维度对应,使党组织成为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心骨”。以构建党对国企全面领导的治理结构为依托,形成党组织集中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高效协同运作、党员凝心聚力推动、群众广泛积极参与的治理机制,把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企业治理的最基层、最前沿、最难点,做到哪里有难点哪里就有党的组织,推动党建融入全局、服务全局、保障全局,使党组织成为国有企业的领导核心。实现制度融合。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将党的制度建设融合到行政制度建设中,在业务工作制度中充分贯通党建工作内容,体现党建工作要求,彰显党建工作特色,建立系统完备、规范科学、运行有效的企业制度体系。健全完善“三重一大”讨论前置制度、党组工作规则、党支部议事规则等制度规范,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内部管理闭环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划分权利边界,加强精益管理,提高效能效率,保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3.3强化过程管控,推进管理融合

  抓目标统筹融合。以争先进、作表率、精业务、树标杆为目标,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先锋模范,使每个党员在每个岗位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实现目标层面的深度融合,需要将党建工作、生产经营、高质量发展目标融为一体、通盘考虑,对企业的效益、效率、规范运行及创新服务等措施进行细致分析,找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对业务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措施,研究党建工作是否能为完成业务工作目标提供助力,以党建、业务同心同向同力,推动党业深度融

  合。抓队伍建设融合。树牢“围绕队伍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持续加强“两级班子”建设,聚焦“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通过党组书记、党组成员、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先进性的体现,更好地引导企业全体职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3.4推动党务干部履职能力新突破

  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处理好党建与业务的关系,党务干部是关键。要坚持抓书记,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以点带面”带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要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以学习促进能力提升,结合企业内部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意识、有计划的定期组织开展针对党务干部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实现党务干部与时俱进和思想理念的创新;要拓宽党务干部的工作方法,以融媒体为载体,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以及人们所熟知和容易接受的微信、微博、网站等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资源共享,潜移默化中以党的精神引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给职工提供一定的交流和互动平台,更好地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结束语

  党建工作主要聚焦“管人”,业务工作主要聚焦“管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肩负着党和国家方针贯彻执行及引领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重任,必须坚持融会贯通、互促共进,使党建与业务相辅相成、同频共振,才能形成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戴康荣.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4):59-60.

  [2]朱训佳.深化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双向融合[J].军工文化,2022(03):88-91.

  [3]曲哲.浅谈如何促进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的融合[J].活力,2022(03):88-90.

篇二:浅谈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研究王亚伟(国家电投集团河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分公司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00)摘 要: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就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小组“前沿阵地”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让党建工作的政治保障能有效输送给党员队伍,提高党员队伍的能力与素质,最终表现为业务工作质量的优质输出。关键词: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方略,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国有企业对党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要求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思想意识和“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形成以党建工作统领全面工作的新局面。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把稳政治方向。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有企业具有旗帜鲜明的政治属性,这是区别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显著特点。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确保国有企业把稳发展方向,突出政治底色,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性力量。有利于提高党建水平。国有企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但是部分国有企业仍然存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重业务轻党建等现象,没有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是一体两面,只有明确“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定位,找准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交叉点,实现深度融合,才能切实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有效措施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切实为推进机构编制工作把舵定向。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来推进,促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机构编制部门是党的工作机关、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机构编制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是切实强化教育引导。精心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主题党日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把讲政治贯穿于履职尽责的全过程,确保党管机构编制的重大政治原则得到全面落实。二是切实强化精神引领。在组织开展“单位有精神、科室有准则、个人有航标”征集展示活动中,提炼出“贵在忠诚、重在规范、赢在创新、志在争先”的市委编办精神,并把“贵在忠诚”放在第一位,引领党员干部切实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坚持秉公办事,敢于较真碰硬,管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努力把市委编办建设成为党委政府放心、部门单位信任、干部群众满意的机关。三是切实强化制度引路。要求工作人员切实做到“政治坚定、忠诚可靠”,为党员干部讲党性、讲政治、讲忠诚提供了方向指引,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机构编制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的政治定位。深化结构融合,强化组织引领。对国有企业来说,把党组织内嵌入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是强化党的领导的关键措施,也是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根本举措。在对应的行政机构中,严格遵行有关条件与程序,设立党组织,当前普遍实行党政“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方式,明确“管业务必须管党建、管党建必须管业务”的原则,从职务职责上实现党组织班子和行政班子融为一体。深化决策融合,强化政治引领。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从顶层设计上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运行机制,通过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等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规范决策程序和流程,有效把稳政治方向、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党小组作用,在组织上体现出有保障力。打造学习型党小组:严格落实党小组会议制度,每月定期组织学习党建理论知识,确保学习频次和效果。将“OPL一点课”融入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开展“党员每月一讲”,每位党员要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务小知识、业务工作、综合管理等方面开展轮流授课,用精益管理的方式方法有效提升学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打造实干型党小组:党小组紧密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不折不扣地完成党支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针对自身的业务工作,围绕各项工作部署,每月至少确定一项重点工作加以落实,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检验党小组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建立党小组持续提升机制,每月定期回顾总结工作,找出差距和短板,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提升工作质量。综上所述,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必须做到政治有保证、过程有活力、业务有提升,前有党员先锋作用的拉动力,后有基层党组织的保障力,上有政治方向的引领力,下有坚定不移的执行力,达到党建和业务在意识上、能力上的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出属于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1]尚静,邢智,李辉.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方方面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48-49.[2]王宇君.浅谈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效融合[J]现代国企研究,2019(04):230.[3]刘志.大力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J]财政监督,2019(04):41.

  201

篇三:浅谈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新时代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研究发布时间:2021-09-10T22:12:36.591Z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7期

  作者:

  石利民[导读]摘要: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基层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基层党建工作对基层治理的示范引领,才能积极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各项工作中,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国际合作公司

  摘要: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基层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基层党建工作对基层治理的示范引领,才能积极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各项工作中,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党建;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引言

  党的十八大至今,全面提升党建工作大力开展,党中央召开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对党组织基本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把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党对的领导不动摇,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充分有效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1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

  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来获取一定的利润,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生产指标,但是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并不仅仅是达到经济方面的指标,更重要的是肩负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任务,因此,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认识到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性,才能够切实地改善并解决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使基层党建工作可以更坚定不移地向前发展。2新时代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研究2.1建立健全机制,确保党建工作深入推进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要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要从战略高度推进基层工作,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不断地完善党建机制工作,使其能与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确保获得更多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党建工作的各项机制是促使这一工作顺利运行的根本。因此,在开展党建工作之前,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工作体制与机制,促进党建工作能长效地运行,达到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作用。党建工作是由不同的工作部门共同完成的,因此,在设立部门的过程中,就需要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行业发展的趋势进行设置。不仅需要制定较为完善的体制,还应该在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完成相关工作,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势。要与时俱进,对党建工作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与改进。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不能适应当前行业发展形势的党建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创新党建机制,使其成为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首先要解决当前少数企业党建工作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对传统的党建制度进行整体上的梳理,在了解这一制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积极的创新,形成较为完善的党建工作体系。其次要根据当前企业发展的制度,对党建工作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推进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进程。2.2着力更新理念,推进思想融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要打破思维定势,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不断强化“紧扣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思想意识。一要将加强政治学习与抓好业务学习融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定实施全面系统的学习教育培训计划,使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齐头并进、同步展开。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构筑党建与业务相结合的学**台。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使学习与指导工作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业务工作思路。二要将强化党员意识与凝聚思想共识融合。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促进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员意识,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营造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良好氛围。三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运用办公OA平台、微信群、钉钉群等网络资源,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培育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持续发展的“软实力”。2.3党建工作队伍培养制度要创新

  要不断优化党建工作队伍结构,做好后备党建人才培养,提高党建人才学历层次,增加党建人才数量。要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队伍的专业能力,多措并举提高党建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探索党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要综合考虑人才的业务能力和企业党建发展需要,要因材施教,扩大党建人才培养的范围。要扎实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优化选人用人机制,为基层党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政治素质高、组织观念强、业务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要铺路子更要压担子。2.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守廉洁从业底线

  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建设的首要任务。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怎样使党员领导干部一心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党风廉政建设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一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领导者的基础课。过去一提理想教育就针对职工群众,殊不知那些贪腐的干部就偏偏缺失正确的理想信念。所以对他们进行强补恶补理想教育基础课很有必要。二要领导干部包括企业领导干部实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让个人财产“晒晒太阳”,让虫子无处遁形。三要坚决落实监督机制,除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外,职工的监督往往更有效。在现代企业,职工享有对企业各项工作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谁人心系群众,谁人贪不贪腐,职工群众眼光最锐利,心里最清楚。四要人人遵守廉洁自律的制度。廉洁是对所有人而言,对每一个老职工和新职工,都要长年进行廉洁从业教育,使职工队伍良好的风气发扬光大、企业良性发展。2.5进一步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够促进和带动职工群众更加昂扬向上努力工作,从而实现整体工作高质量发展。基层党组织要在新形势下适应不同的要求,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并建立完善党员教育机制,注重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注重在实践中选拔、锻炼和培养人才。通过设立党员活动室,定期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召开“三会一课”等方式,进一步坚定党员的理想和信念,强化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6机制创新作保证

  为更好地创新当前的党建工作,首先就需要设定基础性的目标,相关的党务工作者要切实地了解到当前企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然后确定当前的发展目标,要树立创新型的思想,将目前的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这样才能够切实地保障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若是当前的施工任务不饱和,那么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就要转移到员工身上,加强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了解到员工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然后给予他们更多的能量,这样才能够使他们振奋精神,提高自身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施工任务。2.7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基层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基础,要把党建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要加强党支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认真做好党支部的组织、宣传思想、群团等工作,全面提高党支部的向心力。党支部要在成立之初就要与生产经营同步规划部署,因地制宜开展好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主题党日活动。在企业内部选树先进项目部党支部典型,加强宣传和引导,掀起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

  结语

  新时代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具体细化及进一步延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在落地落细的必然要求。要将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有效衔接企业治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真正把党建工作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1]司振涛.浅析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的有效对策[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03):91-95.[2]潘晓丽,黄萍.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的实践与研究[J].企业文明,2018(01):28-31.[3]高鹏.新形势下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的路径探讨[J].经营者,2019,33(06):142.[4]董丽娟.浅谈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径[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9(11):63.[5]李政.抓好六大建设

  夯实党建[J].当代党员,2017(021):126-127.

篇四:浅谈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浅谈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摘要: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及配套制度、党务政工干部队伍素质不高、企业内部对融合的必要性重视不足等问题。应当在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狠抓“一岗双责”责任落实、完善党委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决策机制的同时做好党务政工干部的专业培训和选拔任用工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1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意义

  (1)能切实有效地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充分提升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党政合一水平,有效提升集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基层员工干部凝心聚力进行生产经营。(2)能有效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体现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能力,转化为推动生产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长效发展。(3)能有效地考验基层党支部的实效工作能力和服务组织能力,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和工作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建工作更具活力。

  2党建工作与生产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1重生产、轻党建的现象依然明显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深刻影响企业的重要决策,同时也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其现实意义显著。但是在实际上,一些企业过于注重生产经营,使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出现严重失衡,长期下去,容易造成企业党建工作形同虚设的现象,无法取得良好的落实效果,甚至难以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同时这也不利于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2.2重部署、轻执行的情况依然存在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对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相互融合提出要求,也较重视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但在实际操作时,对相关工作部署的热情过高,其实效性较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使该项工作正常运行受阻,工作形式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此外,在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融合方面,其融合点不易执行,造成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出现分离状态。

  2.3重形式、轻内容的状况依然出现

  在党建工作中,一些国企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尚未高度了解工作的切入点,没有紧密融合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比较重视形式化,没有深入分析实际的融合方式及工作内容,很难将工作内容的实质性体现出来。此外,一些国企党建工作人员的数量并不充裕,经常一人身兼数职,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过程中,其执行力度大打折扣,无法确保良好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甚至影响到企业实际发展。

  3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措施

  3.1在政治方向上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把握正确方向

  ①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党委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厘清压实党建责任,有效发挥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党员和密切联系群众的职能,同心合力共建党建工作科学机制。②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规矩。党员干部要守好底线、红线,对党忠诚老实,加强自我约束,不断规范自我言行,把牢意识形态主动权,决不允许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大是大非问题上搞自由主义。③把政治建设作为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纠正业务党建“两张皮”现象。纠正一些认为自身只是业务部门,不重视党建工作的错误思想,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确保业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3.2加强学习教育,突出党员干部的身份认知

  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决定了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深度,对如何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站位具体要求如下:一是要加强党员干部政治教育。可采用专题教育、集中研讨、党纪约束等方式提升各级干部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干部群体切实地感受到加强与改进党建工作的紧迫性,解决以往企业党建中存在的建设力度弱化、方向淡化、定位边缘化等问题,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奠定基础。二是要明确党员干部的身份定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明确自身肩负的企业治理任务与政治任务,在工作中同等看待企业的经济收益和自身的政治担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严明的党纪、清廉的党风是党的政治优势,将这些优势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中,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三是要重视问题导向。党员干部应当将党建与生产的融合看成企业发展的一种优势资源而非机械任务,将善于融合作为引领自身进步的价值导向,使党建与生产的融合内嵌于心,在融合工作中自觉迸发出强大的行动力。

  3.3坚持党建引领与生产经营相融合

  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1)统筹推进业务融合。应树立高度的统筹全局的思想意识,紧密结合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实现共同实施与谋划,在具体工作中,提高对实际成效的关注度,对关键环节进行不断深入,既要促进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也要将党建工作举措落实下去,同步推进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例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生产,开展与合作单位党建共建促生产,促进共建、共享、共赢。(2)促进业务工作融合。对于党建工作相关工作人员,企业应组织开展培训,不断强化其综合素质能力及专业能力。如在党建工作与人事工作融合时,专兼职结合的管理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使党务力量不断渗透与强化,推动党建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同时给予人事工作效率强有力的保证。(3)推动文化厚植融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促进员工的文化认同感。通过正确的文化引领,推动公司组织和个体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遵从,进一步推动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4)创新活动载体融合。与技术研发、业务拓展等工作相结合,落实创新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极致。

  3.4在组织提升上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讲政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企业基层党组织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严格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突出政治功能和政治属性。在部署党建工作时聚焦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将责任担当融入到生产经营各项活动中,在部署生产经营工作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②健全党内组织体系。统筹管理与党组织职能部门联系紧密的部门,建立和完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格局,发挥思想政治整体效能,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将党建工作覆盖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建立党务队伍保障机制。抓好企业党务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培训培养、自我提高的方法,提升党务干部的思想理论和业务水平。③加强党内阵地建设。利用支部活动室、职工活动设施、信息应用平台,加强党建工作阵地建设。推动基层党建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强化“互联网+党建”理念,推动党建工作“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实现在线组织活动、在线党务管理、在线学习教育。加强网络媒体管理,调动职工在线学习积极性,强化意识形态的研判和舆论的有效引导。以企业党建品牌建设为平台,创建党建品牌建设,以党建品牌建设推动生产经营,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束语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一项既有助于企业运营发展又有利于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效能的系统工程。认清党建与生产相融合的紧迫性,正视二者融合中存在的困境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已成为国有企业关注重点。这项工程的顺利开展既需要企业领导层和党务政工干部的通力合作,也需要企业上下从思想建设、制度完善、人员培训、干部选任等各方面入手,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王信学.浅谈国有农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J].中国农垦,2022(06):60-62.DOI:10.16342/j.cnki.11-1157/s.2022.06.013.

  [2]陈水.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活力,2022(09):139-141.

  [3]牛万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探讨[J].活力,2022(08):64-66.

推荐访问:浅谈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浅谈 党建 基层